江苏省劳动模范倪德学走进校园诠释劳模精神

撰稿人:阎秀芝发布者:魏艳发布时间:2025-04-11浏览次数:

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,将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实践,4月8日,我校邀请江苏省劳动模范、威孚高科设备调整高级技师倪德学走进校园,以“争做新时代智能制造工匠人才”为主题,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宣讲会。校党委副书记杨雪琴主持会议,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和机械学院学生聆听宣讲。

倪德学是一位既精通机械又精通电气的专家级人才,先后获得无锡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无锡市金牌工人”“我心目中的无锡工匠”“江苏省机冶石化系统十佳行业工匠”“无锡市劳动模范”“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”等荣誉。他围绕“智能制造和工匠精神、个人成就和荣誉介绍、成长历程和心得感悟、殷切期望和未来展望”四个方面集中讲述。倪德学认为智能化时代背景下,需要未来的工匠掌握物联网、AI、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高效、精准的制造模式,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、新知识,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,体悟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内涵:“劳动不仅是技能的锤炼,更是价值观的塑造。接着倪德学展示了他多年来主动学习新知识、进行技术革新获得的成就和荣誉,回忆自己从学徒到技能大师的成长历程,强调人生的成就不在于起点高低,在于你能否做到主动学习、勇于拼搏,甘于奉献。倪德学希望同学们不虚度美好的青春年华,利用国家和学校提供的专业实训、劳动实践等资源,打好坚实的基础,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,为社会创造价值。

宣讲会结束,同学们意犹未尽,与倪德学劳模进行了深度访谈,围绕劳动报酬和付出的关系、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、重复劳动有没有成就感等提出自己的疑问,倪德学一一做出回应。他讲述了亲手改良生产线、改良精密设备零部件的过程带来的成就感,介绍如何在重复性工作中坚持创新:“每一个0.01毫米的精进,都是对劳动价值的诠释”。他阐明职业倦怠大多来自瓶颈束缚,不断学习、突破是打破倦怠期的最好方法,并教导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斤斤计较,先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,报酬和机遇自然随之而来。

活动结束,同学们收获良多,机制24321班的李紫薇说:“倪劳模不断挑战创新,自学专业知识提升劳动能力。这种专注与执着,恰是这个浮躁时代最稀缺的品质,真正的价值创造来自于对工作的敬畏与热爱。”集成电路24321班的惠特说:“倪德学老师的事迹让我对劳模精神有了新的认知。也让我明白,只有不断学习,努力奋斗,才能成为行业的优秀劳动者,实现人生价值,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。”

自无锡市总工会、无锡市教育局联合推出劳模进校园活动以来,我校积极响应,与威孚高科等相关企业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,共建实践基地,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引入学生劳动实践、专业实训课程,让劳模精神融入职教血脉,为制造强国培育既有技术、更有匠心的新时代工匠。

(马克思主义学院  撰稿:阎秀芝;摄影:李尧;审核:赵后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