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旅学院“益旅星火”三下乡:专业赋能文旅,匠心传承非遗

撰稿人:陈明媛发布者:庾添发布时间:2025-07-04浏览次数:

文旅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全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“益旅星火”,通过新媒体平台 “文旅青年说”,线上长期开展地方名人、旅游景点、非遗文化宣讲,吸引了一众网友对无锡文化的关注。近日,“益旅星火”实践团赴多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,为传播地方文化贡献青春力量。

青果巷文化宣讲:解读院士故事中的精神密码

6月8日,在常州青果巷,“益旅星火”实践团驻足于名人故居与纪念馆前,深入学习这条“江南名士第一巷”所承载的灿烂文化,感悟杰出院士精神。学习参观过程中,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背景,开展现场讲解,近距离感受江南文脉的深厚底蕴,深入了解地域历史文化名人的卓越成就与精神风范。

鼋头渚旅游讲解:以专业之声讲好吴韵故事
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助力文旅融合,6月25日,“益旅星火”实践团赴无锡鼋头渚风景区,依托旅游管理、智慧旅游的专业优势,在徐霞客广场、七十二峰山馆、万方楼、名人苑、充山隐秀、万浪卷雪、聂耳亭等核心景点设立讲解点,围绕太湖文化、园林历史、名人典故展开解说。成员通过史料梳理、互动问答、情景再现等形式,带游客深入理解鼋头渚“太湖第一名胜”的文化内涵,既提升了游览体验,也探索了高校服务地方文旅的新路径。

阳山桃雕非遗传承: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光彩

6月27日,“益旅星火”实践团走进无锡阳山镇,聚焦桃木雕刻非遗技艺与桃文化传承。在“桃文化雕刻非遗工坊”,18位残疾人匠师以桃核、木料为载体雕琢蟠桃、瑞兽等图案,将八百年桃文化转化为工艺品。成员在工匠师傅指导下体验桃雕,感受非遗匠心;参观桃文化展览馆并采访转型匠师吴健,记录其克服残疾、以木载道的故事。团队还通过录制主题视频,传播阳山“非遗技艺+残障就业”的创新模式,展现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路径。

此次系列实践活动中,“益旅星火”实践团积极探索“文旅+”模式,既锤炼了学生专业能力,也为地方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,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。

(文旅学院  撰稿:刘佳羿;摄影:陈明媛;审核:吴乃鑫)

讲解聂耳故事

采访桃雕匠人

解说阳山桃文化

体验桃核雕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