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,重阳情浓。10月28日下午,一场以“青山有温度·共话桑榆情”为主题的敬老活动在产山社区温情展开。管理学院的学生党员志愿者们,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推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走深走实。
活动在社区广场拉开帷幕,学生党员们发挥专业特长与青春创意,以艺术对话银铃岁月。于哲同学指尖流淌的吉他曲《无题》,旋律悠扬,情感真挚,在宁静质朴中传递出年轻一代对长辈的深切敬意。王若萱、李念恩、孙婷婷三位同学带来的爵士编舞《韶华舞韵映桑榆》,以热情奔放的节奏与灵动舞步,巧妙诠释了青春活力与岁月沉淀的对话。文艺演出不仅是视听盛宴,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,展现新时代青年对敬老文化的创新传承。
舞台之外,温情在座谈与交流中延续。座谈会上学生党员与社区老党员、老人们围坐一堂,促膝长谈。老同志们深情回顾奋斗岁月,分享人生智慧与信仰历程;青年党员认真聆听,踊跃畅谈新时代的理想与感悟。在一问一答、一叙一聆之间,完成了进取、节俭、坚韧等优良精神的代际传递。在另一场“茶话治理·见山论道”座谈会上,青年学生党员代表、老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共聚一堂,围绕“适老化科技:如何让居家养老‘有温度’更‘有智慧’”展开深入讨论。青年从科技视角建言,老人从生活实际出发,代际思维碰撞出智慧火花,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思路。
此次活动中,学生党员们将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,手持茶壶为老人端上热茶,轻声叮嘱“天凉了,注意保暖”;在社区复杂路段,主动充当“活地图”与“暖心拐杖”,耐心搀扶指引,确保老人出行安全。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于细微处彰显了共产党员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初心本色,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青春与白发相遇,是温暖的陪伴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学生党员们以青春之力,传递党的温暖,以初心之诚,守护桑榆晚晴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青山一道同云雨”的社区精神,为构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的老年友好型社会,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
(管理学院 撰稿:华涓;摄影:乔玉涵;审核:丁正荣)




